在新加坡的第二年

警告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2-04-24,文中内容可能已过时。

不知不觉中,新冠已经快第3个年头了,在新加坡也待了2年半了,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熟门熟路,慢慢的开始融入这边的生活。当然也有感于现今的消息,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。

疫情

简单介绍下我这两年多来和病毒共存的历程,总的来说疫情对新加坡本地影响还是很大的。

首先体现在感染率上,因为新加坡是个弹丸之地,资源极其有限,人口密度又很高,加之政府之前大力推广在外饮食,新加坡的总体感染率还是挺高的。截止2022年4月24日,新加坡共有118万人感染,死亡1325人。每百万人口的感染率可以排在世界前列,但是死亡率很低。

/books/2022/04/24/SG_death_rate.jpg

疫情防控方面,从一开始的原始毒株到早期delta,新加坡的防控手段和中国不无两样,初期靠软封城来降低感染率。

软封城(官方叫法是断路器),指的是强制一户每天只能一个人出门采买物资,但不限制出门跑步等运动,只是出门强制戴口罩。

当然一开始政府并不鼓励人们戴口罩,只有生病才需要戴口罩(详情可以查阅新闻,这里有段有趣的故事),后来被打脸才鼓励戴口罩。当时工作场所基本关闭,餐厅和食阁不能堂食,不过商场和超市还是正常营业。但入境是严格管制,14天隔离。总的来说,相比西方国家,新加坡的措施还是比较严厉的。

/books/2022/04/24/circuit_breaker.jpg

Alpha毒株的时候,其它国家新冠死亡率还是蛮高的,对医疗量能的压力很大。所以新加坡政府的防疫政策趋向严控,会进行病例的追踪并对密接者采取隔离观察措施,民众进入商场和食阁也要强制使用Trace Together(如果是数码能力比较低的老年人可以用实体的token扫描进入,保证能兼顾病例追踪和便携性),严格限制聚会人数等等一些列详尽的防疫举措。

早期Delta毒株的时候,传播率很强,疫苗刚出来,大家也都还是走一步看一步,所以措施还是和之前Alpha一样。幸运的是新加坡很早就定购了大量的辉瑞(又称BNT,复必泰)和莫德纳(Moderna),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施打疫苗,本地人优先施打,然后才轮到外国人,疫苗接种基本属于半强制性质。当时每日新增大概在个位数到两位数,维持在低位。

到了Omicron的时候,至少一剂疫苗施打率到了93%,96%符合条件的人已完成接种,73%的人已完成加强针,已经能提供很高的保护率了,所以也逐渐开始放宽一些措施,包括聚餐人数,还有入境隔离天数,然后阳性轻症自己在家隔离。Omicron初期每日新增还是没有很高,但是后面放宽日新增最高到达26032例,也就在那个时候很多同事都得了新冠,但是都是轻症,休息一周就回来上班了,甚至一个孕妇同事也得了,大家还是该干嘛就干嘛。

也就是最近,新加坡彻底放宽了防疫措施,进商场不再强制扫描,也不再要求1米的安全距离,所有人都可以回到工作场所,入境或者起飞前不需要检测,只有一条室内戴口罩的措施仍然保留,其他基本就和疫情前一样了。现在每日新增大概在2000~4000徘徊。

注: 早期每日新增只统计PCR,现在每日新增还包括快速抗原检测,即你自己阳性上报到网站,卫生部不做核实

总的来说,新加坡的抗疫就是摸石头过河,不过很赞的一点是有及时购买疫苗和“特效药”,保证了很高的疫苗接种率,大大降低了重症和死亡人数。虽说期间仰卧起坐式的防疫措施,让大家抱怨不断,但总的来说大方向仍旧是坚持开放和恢复经济的。

PS: 疫情期间,新加坡的人均GDP突破7万美元,大概45万人民币,真的太有钱了💸

工作

在进入Grab两年来,中间遇到了不少事。一路走来,成长不少,开始不断的带新人管项目,而不再是以前单纯的写代码,职责更像是0.5个PM+0.25个组长+0.25个程序员。

这两年来最大的挑战就是人员的流动了,我也从组里最年轻变成组里资质比较老的。因为疫情关系,有些同事选择去往别的国家发展,有的同事换到别的组去寻找新的机遇,大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。虽然祝福大家奔赴各自更美好的未来,但人员流动也意味着代码知识的断档,交接的时候也没办法cover所有的事项,就导致很多时候需要再花时间来找某行代码这么写的原因,所以良好的文档和优秀的代码是非常重要的。

有人离开也总会有人加入,慢慢的组里有了新加坡人,印尼人,台湾人。团队也从单一的base新加坡,变成了base新加坡+印尼。但是跨国开发也有些不利之处,一方面是时区的问题,需要协调时间来开会;另一方面是假期安排,因为两边假期基本不相同,经常需要协调人手来帮忙。另外新人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,有些新人虽然不优秀但是很努力,勤奋好学,不懂就问,进度也就赶上了。有些则是既不优秀又不努力,写的代码即使不能正常运行也当自己完成了,等到QA测试的时候别人还要来帮忙解决有问题的代码。

自从前manager走了,我就走上了一直开会这条不归路。平均下来,一天要开4个会。有时候一天下来只有吃饭是空闲的,剩下就一直是开会开会。开会占据了我日常工作时间的大头,剩下的时间还要带新人,帮忙解决问题,Review代码等等,所以留给写代码的时间真的不多了,甚至一周才提交一次代码。

当然有挑战,肯定也有机遇。虽然比以前更辛苦了,但是确实也能在磨练中学到不少东西,对于项目管理以及团队培养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在成长的过程中,因为合作的范围更大了,也认识了不少新的朋友,有代码能力很强的,也有有趣的灵魂。

生活

疫情下的生活反到变得很简单。因为去公司要保持安全距离,出去吃饭要出示疫苗证明,出国要做核酸要隔离,所以大多数时间都会选择舒舒服服,快快乐乐的宅家里。

不过我相信出去逛吃逛吃的日子很快就会来临了,因为现在回新加坡不需要核酸不需要隔离,买张机票说走就走的时候就要来了!

参考

https://www.moh.gov.sg/covid-19/vaccination/statistics

相关内容